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
根据大一新生在生活、学习、人际交往、社会角色、心理等方面的诸多适应性问题,学校各部门要相互配合,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形成合力,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。
(1)主题班会
班会一方面是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桥梁,另一方面也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的重要工具[2]辅导员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渠道,精心设计,合理安排。对于大一新生,我可以开展“我的大学是我的主人”、“安全不能等待,生命不会重来”、“抗挫,你学会了吗”、“高年级学长学习经验交流会”、“关注内心,识别情绪,温暖自己”等一系列围绕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的主题课堂会议。形式多样,在辅导员灌输、指导、总结的同时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结合演讲、回答、素描、有奖猜测、心理游戏等形式,师生互动,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成长。
(2)辅导咨询
1.专业、职业辅导
系专业导师为学生开设专业介绍讲座,使学生对专业有系统全面的了解;邀请高年级学生和成功校友与学生讨论,分享大学生活经验,交流如何正确面对专业,如何有效学习,以及未来专业的出路和未来,帮助新生建立专业认同感和信心,明确学习目标,增强学习动机,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。
此外,要形成大学生职业辅导体系,利用就业指导中心、辅导员、教师、高年级学长、优秀毕业生、校企合作等资源,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信息,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,了解职业世界,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,使学生科学定位、发展和实现自己。引导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,制定大学生活的长期规划和每学期的短期规划。辅导员仔细阅读并给出自己的建议,并要求学生在期末总结计划的实施情况。
2.心理辅导
新生入学后不久,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将对所有新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测试,建立心理档案,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类。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将与辅导员合作,利用各自的优势,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心理帮助和长期关怀。辅导员可以从思想动态、个性特征、学习、人际关系等方面了解学生,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及时、有针对性的指导教育,帮助学生明确目标,重塑信心,激发士气,正确面对各种挑战和挫折,学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。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有效识别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,提供专业的咨询、指导和帮助,避免因不能“对症下药”或缺乏了解而延误治疗时间。心理咨询的形式是团体咨询和个人咨询的结合。对于普通群体的适应性问题,可以通过团体训练和咨询,通过群体之间的多向沟通,集思广益,提高自我意识,稳定情绪,相互支持,相互影响,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一些共同问题;通过识别、诊断、介绍、干预等心理咨询程序和技术,对个体差异和个体问题给予深入有针对性的个体咨询和帮助,消除心理不适,防治心理疾病,保持心理健康。
(3)班级管理
辅导员可以通过多渠道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,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格和学习风格,让学生在有序、团结、健康、向上的班级氛围中快乐地学习、生活和成长。首先,定期深入学生宿舍,了解学生的生活、学习和思想状况,通过与学生交谈和指导,及时解决学生面临和关心的问题;其次,经常去自学教室和课堂教室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学习情况,及时回答问题。另一方面,通过与教师的沟通,配合学生的教育管理;三是搭建班级信息平台,建立顺畅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,利用QQ群、飞信群及时掌握信息,了解学生动态;四是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。建立辅导员――班委――宿舍长三级网络机制,及时了解学生情况,每周值班委员会到办公室报告一周的班级情况,每晚有纪律委员会日报告。宿舍负责人是宿舍的直接负责人,负责学风、宿舍卫生、宿舍安全等问题。充分调动班委的积极性,充分发挥班级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,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。
(4)课堂教学
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地位,应承担新生适应性教育的责任。这就需要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的相互配合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采用多种教学形式,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,使适应性教育有效达到预期效果。例如,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正确对待生活,了解自己,建立信心,保持良好、积极、乐观的心理状态;通过专业理论课教学,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内容和特点,掌握专业学习方法,提高专业学习兴趣,明确学习和发展目标;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所有新生普及心理相关知识,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整方法,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,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。各学科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,掌握可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还要有心理学、教育等学科知识,贯彻现代教育理念,自觉启发和指导新生适应性问题,共同致力于实现新生适应性教育目标。
(5)第二课堂活动
大学生精力充沛,追求进步,不愿落后,业余时间有足够的时间控制,因势利导开展各种活动,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,开阔视野,锻炼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,还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和精力,避免浪费、浪费和误入歧途。比如通过丰富多彩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,促进新生相互了解,增强集体意识,增强班级荣誉感;引导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,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加知识和才能,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;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,在参与过程中培养思维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,测试他们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促进良好班级作风和学习作风的形成。
(6)宿舍管理
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,宿舍管理员也是与学生接触频繁、直接的群体。在新生适应性教育方面,宿舍管理不容忽视。首先,学校可以在学生宿舍的每一层配备生活老师,指导新生洗衣、叠被、整理内务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,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学生学会自理自立;其次,严格的宿舍管理查房和考勤制度,每晚定期查房,记录不归学生名单,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,辅导员与学生交谈,了解原因,及时教育,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,形成自律意识;三是加强宿舍作息时间管理,宿舍定期关灯起床(周末除外),宿舍管理每天定点关灯起床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;第四,经常开展“最整洁的宿舍”、“文明宿舍”、优胜者对“学风优良宿舍”等评价活动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,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培养良好的学风。